编者按:上周二,有伙伴转了一篇同行文章进入本所工作群,内容大意是实习律师需要具备“九个意识”。主任调侃说,下周一公号专栏,他要谈谈实习律师的“九个必须”。就是这篇,欢迎读者拍砖。
我很早就想对“实习生”这个话题谈谈自己看法,因为广西对带实习的指导律师和律所都有具体要求和规定。实习生从实习到持证,一般需要1.2-1.5年,长的话可能要2年。所以对指导老师,对律所还有实习律师,都是不小的成本。我们所从2017年开始获得带实习生资格,目前有6位实习律师。据说还有1位实习名额,说是留给我带,但工作与时间原因,我婉拒了部门伙伴的建议。近2个月来,向本所投递实习简历的未来同行不下20位,基本都属于一厢或两厢不情愿的结果。回头,再看本所的实习律师走得跌跌撞撞,各种煎熬与痛苦,感慨不少,是以有此短文。
壹•必须具有契约精神
契约精神,其实不需要解读得过于复杂。律所或指导老师不需要摆出一副恩人模样,明里暗里希望实习生对指导老师,对律所感恩戴德,真没这个必要。维系三者之间关系平衡的,应该是契约精神。多数实习生选择实习律所基本只考虑2点:给予吃饭的保障和遇到一个能给自己成长的老师。至于自己的规划、律所平台与业务方向、营运模式、未来发展,基本没概念。所以,实习生先是与律所形成契约关系。然后,这个指导老师要履行指导职责,给实习生靠谱的实务指导与帮助,遵循的也是契约精神。这是契约精神的第一层意思。
契约精神第二层意思,指导老师对实习生的帮助与工作要求,律所对实习生的要求,其他同事对实习生的要求。实习生要做到“有回应,有行动,有落实,有思考,有成果”,背后仍然是契约精神在发挥作用。
最后,实习生在面对律所的,指导老师的,其他同事的,自己的客户或准客户时候,在提供相应服务过程中,也必须遵循契约精神。做不到的,不要说,说了的要努力做到,实在做不到,要寻找替代方案并说明为何做不到。这个契约精神尤其重要,这可能是我们在这个行业一辈子都需要修炼的品德。
贰•必须客观认识自己
认识自己其实挺难,实习生没必要用圣人标准对标自己,那样的实习体验太无趣了。我的观点是:实习生既要明白自己的长处和短处,也要明白如何在具体工作扬长避短,还要有针对性提升或改变短板,这是其一。实习生还要客观评估自己单位时间的劳动付出与收益是否契合实际,这里有两层意思,一是单位时间付出再多,得不到各方想要的成果,很难讨论出各方满意的劳动对价,二是单位时间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,进而,让自己的时间成本缩短,以便在自己成为律师以后,把这种时间成本转化为生产效率和利润,此其二。实际上,需要客观认识自己的地方很多,但是能把握好这两点,我认为这个实习期没白忙活。
叁•必须学会时间管理
关于如何管理时间的观点与文章,可能已汗牛充栋。对实习生而言,抓三点:第一,把每天的,每周的工作计划和工作任务写下来,排序、执行、补充、完善;第二,把临时加入的工作计划和工作任务重新排序,然后执行、补充、完善;第三,把这些工作任务与工作计划在具体推进过程中,重新分出轻重缓急,重新调整执行步骤,无法按规定完成的任务或计划,寻找替代解决思路和措施,做好计划与任务有关的各方沟通与安排。足矣!
肆•必须做好三年规划
前面说了,实习时间成本高,初入行,实践与动手能力脱节,技能与理论脱节,情商与智商脱节,这些“脱节”无处不在地困扰着实习生。这个行业每天都会用事实给你响亮耳光:你还差得很远。所以,三年规划很重要,1.5年实习,1.5年执业规划,实际上这三年应该联系起来评价,我认为至少应该5年,但考虑到各人情况不一样,3年,可能也调整完善得差不多了。所以,来我们所实习的未来大律师,我们都有一个口头君子约定:麻烦你老人家执业后在这里干三年。其实,这更多是从发现和挖掘人才角度去设计的团队营运制度。背后的逻辑是:没有这样的时间规划,你根本不知道你要什么,律所也无法准确评估你到底能做什么。当然,这种君子约定,不必须遵守,因为最终,还是一个两厢情愿的结果。
实际上,我们发现,有些人不需要那么长时间规划,在实习期就自带光芒,持证后即鹏程万里,三五年已成为省内甚至全国知名新秀,可这毕竟不是普遍现象(人家没有持证之前的各种积累不是刚毕业的法科生能比的)。在我目力所及处,最后,多数都活成了最一般的模样。
伍•必须拥有改变思维
人和人之间区别,就是在关键时刻,愿不愿改变,敢不敢改变,这需要勇气,需要魄力,需要智慧,还需要胸怀和格局。因为,改变,更多时候就是在与自己过不去,与自己革命,与落后习惯和思维告别,与缺点和弊端斗争,与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博弈。改变,你不一定会更好,不改变,可能永远也好不了。所以,改变,是接受新事物,接受新思维,与时俱进。
陆•必须知行合一
我在很多场合表达了如题观点,这里想这样强调:这个行业,永远不缺乏言辞涛涛的人,但是缺乏知行合一的人。知行合一是放到具体工作与具体业务中去评价的。不是放在个人品德或个人性格与习惯中去评价的。前者要求在具体工作中,能说,还要能做。光说不做,或光做不说,都不合适。后者,属于你的个人性格甚至隐私范畴,你随意。其实,很多时候,让我们挑毛病挑问题,都能说出子丑寅卯,但是要根据这个问题或毛病寻求解决办法并落地执行的时候,就有难度,背后可能就是知行合一出了问题。
柒•必须有梦想与目标
学了4年法学本科,再学3年法学硕士,甚至还读了2.5年博士,然后花1-3年不等时间考下这个资格证,再花1.5年实习,拿到律师执业证的时候,你已在这个专业领域混了14年。如果还是菜鸟需要再花3年做小媳妇慢慢熬,得心应手的时候最短是7年多,最长的已是17年。这么巨大的时间成本,如果在这个行业没有点梦想和目标,你怎么对得起自己悬梁刺股参加司考的折磨?良心不痛吗?我的理解,这个目标和梦想应该是:做到与众不同,改变这个行业落后的事物,推动这个行业先进的事物落地,让这个行业发展得更快更好更健康。另外,我想说一句题外话:基于这么巨大的时间成本投入,还不包括在执行具体业务中的时间成本,请需要律师的准客户、客户,尊重律师劳动,支付匹配的对价,不要抱怨律师费贵。不贵,怎么办?他是律师啊。
捌•必须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
如果,作为律师,我们不能解决客户的诉求,我们就得扪心自问:我,还有哪些需要成长的地方?因为,发现客户需求,引导客户需求,甄别与选择客户需求,最后,解决客户需求,是我们工作的唯一方向。让法律的正确适用,增进绝大多人的幸福,是中国律师的责任和契约义务。所以,从实习律师开始训练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玖•必须拥有创业者心态
当下,律师,要开一家律所事务所,准入门槛很低。一言不合,你都可以在自己执业3-5年后喊上三五同行、同事开一家律师事务所。但是,要把律师事务所,把自己的律师职业搞得有声有色,出众甚至卓越,那就蛮费心神和脑筋了。所以,从实习开始,就要有创业者心态,用创业者心态做实习律师,用创业者心态服务客户,用创业者心态表达你的每一个专业动作。因为,等你拿下执业证后,你才有更多选择机会与资本,你才可能一怒之下,自己开所去,或者,直接跑去哪些最顶级的大所与大Boss谈年薪或高伙。
其实,上述的九个“必须”只是外在,是形式。只有热爱,才能成就一切,这是内在,是根本。